学术讲座(八):仿生液体门控技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1-19 浏览次数: [ ]

主讲人: 侯旭教授

时间: 12110:00

地点: 丽湖校区守信楼(原B1栋)420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侯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厦门大学仿生多尺度孔道课题组组长、闽江科学传播学者(首批)等。从事仿生微/纳尺度多孔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十 余年,出版了两本国际学术著作,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著名学术期刊如Nature,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国家科学评论,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侯旭在仿生液体门控技术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原创研究成果。2018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第十三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9年,获得中国胶体与界面化学优秀青年学者奖,国际微系统与纳米工程峰会(MINE2019)优秀青年科学家等;2020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代表中国遴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代言第100号元素“镄”;并入选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代言第33号元素“砷”。侯旭教授所引领的“液体门控技术”的原创研究,与“人工智能、纳米传感器、快速诊断测试、核糖核酸疫苗等”被 IUPAC 评为2020年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由于侯旭教授的新概念膜材料系列原创成果,曾受邀参加了CCTV《人物-故事》及《百家讲坛》栏目,展示当代青年科学家的原创力、新型研究理念与瞩目研究成果。目前,他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第三届青年编委会委员、《应用化学》第十届编委会青年编委、Cell 旗下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杂志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仿生材料化学委员会委员、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


讲座摘要:

自然界中经过数百万年进化形成的种类繁多的智能生物体,为仿生材料设计带来无尽灵感。从小型生物离子通道到大型输油管道,“孔”和“通道”结构随处可见:生物体内纳米尺度下的离子通道在维持生理状态的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保证离子选择性转运的“智能”门,而在化工、食品、农业、能源、石油等行业则普遍使用微米尺度的管道作为物质传输通道。多尺度孔道系统已被广泛探索,现已应用于材料科学、膜科学和技术,且在分析、生物医学和能源应用的微/纳米技术领域有突出贡献。多尺度孔道系统研究成果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仍需更多更细致的研究工作,包括开发具有节能、抗污、抗腐蚀、抗堵塞、系统通道开关性能转化与可控性集成和限域空间稳定等性能的孔道体系。受生物体中孔道的启发,我们在多尺度孔道系统中引入仿生液体门控机制与动态纳米孔道输运机制,设计开发新型功能复合微纳米孔道材料,把传统的固体-气体和固体-液体体系的科学问题拓展到了固体液体-气体和固体液体-液体体系和同时探讨在纳米限域空间中研究孔道动态形变对物质输运的影响,将推动液体门控技术在能源材料、环境治理、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参加!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深圳大学丽湖校区B1楼414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邮编:518071 电话:0755-26536141



关于我们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是理工类综合学院,成立于2006年8月,其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应用化学系和199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系,现设有化学系、环境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以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  点击查看更多>>

快速通道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