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三十):纳米合成中的表面能调控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4-22 浏览次数: [ ]


主讲人: 陈虹宇教授

时间: 4233:00

地点: 丽湖校区守信楼(原B1栋)420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陈虹宇,男,1976年出生。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加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助理教授;2011年升任终身教职副教授;历任化学系副主任、数理学院副院长、理学部副主任。2016年加入南京工业大学担任教授,共同组建了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任执行院长。拟于2021年中加入西湖大学,任理学院终身教授。主要从事复合纳米合成与机理,及延伸的各种应用方面的研究。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江苏特聘教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讲座摘要:

纳米合成是在纳米尺度创造纳米结构与形貌的艺术。一般来说,纳米结构太多又太小,无法像宏观物体对其进行直接操控,只能依托物质内在的属性,通过在胶体溶液中“遥控”物理及化学过程,来实现对形貌的控制。这与有机合成类似,纳米合成的本质在于推进合成的控制力,理解内在的机理,以期最终实现“指哪打哪”的合成效果。

本报告将简单介绍我们课题组在拓展纳米合成控制力上的努力,包括对两面(Janus)纳米颗粒的调控,限域条件下的纳米线弯曲成环,晶格转化诱导的纳米线扭曲成麻花绳等等。我们最新的兴趣包括位点选择性的多步纳米合成,液体纳米颗粒的成核与生长,以及探索新的手段来操控纳米结构,比如用超声来弯折纳米线。

本报告将着重讲解表面能在分子尺度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成核与生长过程,解释纳米合成中的反应条件设计:通过降低反应速率,使溶液中物质的沉积趋向于热力学控制,从而使新生的固态岛在基底表面呈现类似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浸润现象;并通过调控固-固界面的分子或缺陷,使该界面能降低成为核-壳结构,或增加成为Janus结构。通过具体例子的分析,从多个角度来阐述Janus纳米颗粒的合成机理,即理解什么物质在什么时候起到什么作用。

 

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参加!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深圳大学丽湖校区B1楼414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邮编:518071 电话:0755-26536141



关于我们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是理工类综合学院,成立于2006年8月,其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应用化学系和199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系,现设有化学系、环境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以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  点击查看更多>>

快速通道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