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陈苏教授
时间: 9月3日上午10:00
地点: 丽湖校区守信楼(原B1栋)420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陈苏,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被引学者,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精细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中国仪表材料学会理事,江苏省合成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2002-2004年分别在美国麻省大学化学系和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进行博士后和研究员研究工作。归国后主要开展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微流控的分子组装及灵巧材料的设计、纺丝化学、量子点、光子晶体材料、纳微宏无机-有机分子组装功能高分子材料、前端聚合反应工程、微流控技术、水凝胶材料。同时,从事面向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领域涉及功能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尼龙改性、聚氨酯树脂改性、功能PP、PE、PS、PET改性)、精细化学品、半导体材料、纳米杂化材料、荧光材料、LED发光器件、塑料助剂、水性树脂等。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6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863”重大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美国Celanese公司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重点基金等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Sci.、Adv. Funct. Mater.、Chem. Eng. J.、AIChE J.、Ind. Eng. Chem. Res.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20余篇论文被Adv. Mater.、Adv. Funct. Mater.、Mater. Horiz.、Adv. Optical Mater、Chem. Comm.等期刊作为封面论文发表,ESI高被引论文2篇,6篇论文被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Commun.及J. Mater. Chem.推荐为“热点论文”,相关成果得到美国Science News、Nature-NPG Asia Materials、MRS Bulletin、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Chemistry Views等学术媒体的广泛报道。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已授权40余项。担任Journal of Nanomaterials杂志客座主编,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杂志编委,J. Am. Chem. Soc.、Chem. Mater.和Macromolecules等十多个知名刊物的审稿人及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特邀评审人,应邀作为国内外学术会议分会主席10余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国际纳米技术与应用纳米技术成果大赛获银质奖1项。
讲座摘要:
微流体纺丝技术是生产各向异性有序微纤维的理想微反应器平台。借助微流体纺丝技术构筑的微纤维具有形状、尺寸及组成精准可控,传质传热性能高效和反应过程绿色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我们系统介绍了一系列微流体纺丝技术,微流体静电纺丝技术和微流体气喷纺丝技术构筑的荧光杂化异质纤维和多功能纳米纤维膜的应用研究进展。我们利用微流体纺丝技术制备了多种形貌可控的一维有序荧光微纤维(阵列型,janus型,竹节型)、二维有序光子晶体膜、三维有序janus微珠。通过微流体纺丝技术与微流体芯片相结合的方式构筑了多功能有序微纤维并将其应用在微反应器、荧光编码、光学传感和多信号分析等领域。我们从微流体纺丝技术制备的有序纤维材料结构可控特点着手,实现了有序微纤维在微反应器、超级电容器、可穿戴器件、食品包装、人造皮肤和人造血管以及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应用,为微流体纺丝技术构筑的多功能微纤维奠定了基础。其次,为了实现纳米纤维膜的大规模化,我们也开展了基于微流体气喷纺丝技术构筑的大面积可降解的纳米纤维皮肤支架在人造生物皮肤组织应用的研究。并首次使用液滴微流控反应的方法,通过组成基元在微液滴限域空间内快速反应,从而连续制备均一有序结构的微-介孔碳骨架纳米杂化电极材料。同时,为扩宽电纺纤维应用,我们首次开发出微流体静电纺丝机用于构筑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PNCs)掺杂的聚合物材料新方法。创新提出纤维纺丝化学(Fiber-spinning chemistry (FSC))的新概念,即在微纳纤维受限空间中原位实现PNCs在纤维中的生成。
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