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四十九):乙醇电催化氧化关键电极材料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6-14 浏览次数: [ ]

主讲人:常进法教授

时间:61715:30

地点:丽湖校区守信楼420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常进法,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国家海外优青基金获得者。2018年1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18-2023年先后在日本产综研(AIST)-京都大学、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3月加入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兴趣集中于电催化氢-电能量转化高效电极材料与器件的研发,先后在Nat. Energy、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Joule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为领域高被引/热点论文,被引用3600余次,个人H因子34。曾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SCINEXT青年奖、中国化学会纳米能源研究学术新星金奖、中国化学会普林斯顿&输力强优秀论文奖、美国高校杰出博士后计划奖、Nano Research期刊优秀编委等。

报告摘要: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s)具有高能量密度、快速启动、低排放、高能量转化效率、携带方便等优点,对于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保证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DEFCs的输出功率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催化剂的优劣。为了降低贵金属载量并提高贵金属利用率,我们在配体效应敏感调控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催化剂微观局域配位结构精准调控、催化剂-载体界面效应、高熵合金复杂元素催化作用甄别等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开发的Pd/N&F-C催化剂的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峰值功率密度达到0.57 W cm-2,较商业催化剂提高近20倍,单电池可稳定运行近6000小时,稳定性提高近100倍,证实了非铂催化剂具有实用性。上述工作为设计兼具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燃料电池关键电极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及实验依据。

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参加!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深圳大学丽湖校区B1楼414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邮编:518071 电话:0755-26536141



关于我们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是理工类综合学院,成立于2006年8月,其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应用化学系和199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系,现设有化学系、环境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以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  点击查看更多>>

快速通道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