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五十):电化学能量转化电催化剂功能结构调控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6-16 浏览次数: [ ]

主讲人:肖梅玲研究员
时间:
617午16:30
地点:丽湖校区守
420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肖梅玲,女,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青年项目。曾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燃料电池、电解水关键催化材料及相关能源器件开发4年,于2021年入职应化所开展PEM氢-电能量转换低贵金属电催化剂研发、膜电极制备及电堆集成相关工作。以通讯/第一(共一)作者发表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学术期刊(20余篇);参与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获得科学院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吉林省重点研发项目、吉林省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资助。获吉林省高层次C类人才称号。担任领域内高影响力期刊The Innovation、Renewables、Nano Research Energy、Eco Energy、Advanced Sensor and Energy Materials青年编委。

讲座摘要:

电化学能量转化技术,如燃料电池、水电解槽、二氧化碳电解槽等,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由于其能量转换效率高度依赖于电催化过程,开发低成本、高活性和鲁棒性的电催化剂一直是清洁能源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我们团队专注于用于电化学能量转换的电催化剂的基础研究。为了解决工作条件下异质电催化剂功能结构的精确识别和可控构建等关键问题,我们采用“原子级结构-性能关系指导动态结构调控”的研究逻辑,取得了多项学术成果,包括1)揭示了工作条件下配位微环境、电子/自旋结构与中间体反应性之间的内在关系;2) 首次精确构建电子和几何结构共调制双原子中心功能结构,实现定向操控表面重构过程;3) 基于多物理场诱导的动态演化,定制催化剂电极,以实现膜电极组件中高效、稳定的活性表达。

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参加!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深圳大学丽湖校区B1楼414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邮编:518071 电话:0755-26536141



关于我们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是理工类综合学院,成立于2006年8月,其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应用化学系和199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系,现设有化学系、环境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以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  点击查看更多>>

快速通道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