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四十二):高比能电池材料性能提升策略与机理解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7-18 浏览次数: [ ]


主讲人:张桥保教授

时间:71914:00
地点:丽湖校区
守信楼518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嘉庚创新实验室荣誉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 (Fellow of IAAM),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长期从事高比能二次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的设计优化,固态电池及其储能过程中的构效关系解析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共发表SCI学术论文230 余篇,引用20000余次, H 因子80。以第一或通讯作者 (含共同) 在Sci. Adv.,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oc. Rev., Prog. Mater. Sci., Electrochem. Energy Rev.,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 曾获2024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6),2024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5),2023年柳玉滨青年科研奖 (一等奖),2022国际先进材料协会科学家奖章 (IAAM Scientist Medal),2020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Sci. China Mater., J. Mater. Chem.A 期刊新锐研究者和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主编书籍【电池材料—合成、表征与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二等奖。现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新材料分会理事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青年理事; Chin.Chem.Lett.副主编, Rare Metals 学术副主编,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 学术编辑;J Energy Chem、Rare Metals、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eScience、SusMat、InfoMat、Mater. Horiz., Nano Research、物理化学学报等杂志青年编委及客座编辑。

讲座摘要:

发展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二次电池是当前国内外前沿研究热点,也是能源电化学材料研究的核心。先进电极材料开发是实现高比能二次电池的关键前提,这迫切需要对现有电极材料进行优化并探索新型高性能电极材料,同时借助清晰、精确的先进实验表征手段对新机理、新材料和新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以形成系统的科学认识。

本报告将围绕高比能电池材料结构设计及性能提升的机理解析而展开,以先进显微和谱学表征为研究手段,深入解析其微观结构与宏观电化学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以期为解决目前高比容量电池材料应用于高比能电池存在的瓶颈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参加!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深圳大学丽湖校区B1楼414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邮编:518071 电话:0755-26536141



关于我们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是理工类综合学院,成立于2006年8月,其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应用化学系和199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系,现设有化学系、环境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以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  点击查看更多>>

快速通道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