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学院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科研素养,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深大化环学院”)代表团于11月19日赴香港开展为期四天的学术交流与参访活动。此次活动由学校“学科特色交流项目”资助,旨在推动与世界一流高校建立更紧密的沟通机制,共同探索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新路径。
此次访学由学院统一组织,重点对接了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以下简称“港城大SEE”),通过座谈交流、学术报告、实验室参访等形式,系统了解了国际一流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港城大SEE院长Benjamin Horton教授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并对此次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在座谈环节,港城大SEE副院长Edwin Tso教授介绍了学院在碳中和技术、可持续能源、环境治理等领域的优势与特色,展示了学院在国际科研合作、技术转化方面的卓越表现。深大化环学院能源系系主任吴其兴教授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重点围绕科研合作、师生互访、学术交流等提出合作意向。
双方就学生培养模式、科研平台建设、产学研协同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坦诚而务实的探讨,一致表示在能源与环境领域有着高度互补的科研基础与产业环境,希望借此交流为契机,推动建立稳定的常态化交流机制,以期未来在重大科研项目联合申报、高水平论文联合发表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随后,港城大SEE为来访师生安排了两场信息量大、前沿性强的专题学术报告,就电化学减碳技术的发展趋势、前沿研究的工程化挑战以及多学科交叉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关键作用等进行深入研讨。参会学生表示,通过学术交流,不仅加深了对相关研究方向的理解,也有助于明确个人的科研目标和努力方向。
此外,港城大SEE科研人员引导参观了校园及专业实验室,展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运行机制和仪器共享模式等。其先进完备的实验条件、高度开放的共享模式以及规范高效的平台管理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学院进一步完善公共平台体系、提升科研支撑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此次交流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科研环境和学术特色,加深了两院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未来,双方将不断加深务实合作,持续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和科研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科生态,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贡献更多“深大化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