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学术硕士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融合学术硕士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9-16 浏览次数: [ ]


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培养类别

学术硕士

一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化学[0703]

学制

3

适用年级

2021 级开始适用

修订时间

学科简介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及分子以上层次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以相互转化的科学。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在自然科学中位居基础核心地位,在与生物学、医学、物理、材料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纳米生物传感建立在化学、生物与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交叉融合了化学、生命科学、纳米技术、光电器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正以其日益创新的分析方法及其精密器件设备开创一个全新的产业未来,是当今世界强国必争的战略前沿要地。

生物传感技术通过对恶性肿瘤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检测,在疾病早期诊断与预警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平台旨在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交叉领域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复合交叉型一流拔尖创新学术型硕士。


二级学科(研究方向介绍)

01 纳米传感与多模式生物成像技术

围绕生物分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快速传感分析,利用制备和获得的先进纳米材料,构建基于新型生物功能界面的生物传感器;围绕肿瘤精准诊断方法的研究,在分子层面肿瘤标志物分子灵敏、快速、特异和多元的检测到活体组织层面的多模式、多功能肿瘤成像探针构建,有效解决重大疾病的诊断需求。


02  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精准诊疗技术

构建集肿瘤细胞识别、成像诊断及多模式治疗为一体的诊疗体系,围绕肿瘤诊疗技术如靶向光敏剂、荧光影像、光热/动力疗法、DNA靶向胶囊系统等进行创新研究,推动肿瘤光热/动力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围绕阿尔茨海默症、孤独症和抑郁症等重大脑疾病,采用多组学、多模式检测技术,研究疾病标志物的超灵敏特异性检测方法,融合分子与影像检测的优势,开展人群样本验证,建立脑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和预警、药物疗效监测系统。

学分

总学分: 25 必修: 17 选修:8

培养目标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摘要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科研能力及素质等要求

秉持“好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通过申请人的发展志向、专业成绩和科研潜力表现等情况,通过专家组面试答辩等环节进行选拔招收。

本平台招收学生将学习与重大疾病标志物传感与分子诊断技术有关的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论、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

学生需要系统地掌握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临床检测与分子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交叉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工具。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专业选修

2503075

生物仪器分析与应用

2

第一学期

考试

选修

2503076

生物信息学

2

第一学期

考试

选修

2503084

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

2

第一学期

考试

选修

2403107

生物医学材料与传感

3

学期

考试

选修

2203013

应用电化学

2

第二学期

考试

选修

2203034

纳米材料学

2

第二学期

考试

选修

2203057

高等生物化学

2

第二学期

考试

选修

新设

生物传感与诊疗技术

3

学期

考查

选修

公共必修

0803021

基础英语

3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11030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110305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专业必修

2203002

专业外语

1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2203004

仪器分析及材料研究方法

3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2203009

化学软件及应用(含上机)

3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2503115

重大疾病的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3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2203062

论文写作指导

1

第一学期

考查

必修

必修环节

2203015

教学社会实践

0

第三学期

考试

必修

2203060

文献阅读

0

第四学期

考查

必修

2203061

学术讲座

0

第三学期

考查

必修

其他培养环节及要求

其他培养环节

内容或要求

考核方式

备注

培养计划

主责导师和导师组根据学科培养方案共同指导硕士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并在培养过程中落实计划的实施。硕士生应完成个人培养计划所列的课程学习任务,承担导师安排的科研学习任务

考查

第一学期

中期筛选

按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参加10次学术讲座或者参加2次学术会议(有相应的墙报、海报内容和会议注册证明)。

考查

第四学期

开题报告

内容包括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科研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论文工作计划等。开题报告向研究生指导小组提交,经学院批准,由各培养单位存档。凡首次开题未通过者,应于一个月内重新选题并再次组织开题,仍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退学处理。

答辩

第四学期

教学或社会实践

研究生自由选择本科化学相关实验课进行教学实践,并由实验课指导老师对实践活动进行确认与考查,由学院存档。

要求参加实践活动以及实验室安全培训,且需要提交报告小结(不少于500字),注明实践或培训的时间、地点。每次导师要签字,自己要留底。本学科实践活动考核小组按实际实践活动内容考核,评出成绩。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考查

第四学期

学位论文

研究生通过中期筛查可进入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硕士研究生应用一年半至二年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开始进行,第四学期初完成《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应包括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科研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工作的进度计划。学位论文应着重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及方法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新思想、新知识。并能运用系统的化学分析手段和技术对所提出的新内容进行验证。

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应在导师组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撰写要求详见《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有关学位(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问题由研究生本人承诺,主责导师负责。

研究生按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要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并根据《深圳大学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申请学位。

答辩

第六学期


本学科主要文献、目录及刊物

Nature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hemistryNature Nanotechnology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hemical ScienceACS NanoNano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s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Nature MedicineNeuronBrain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Journal of Proteomics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深圳大学丽湖校区B1楼414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邮编:518071 电话:0755-26536141



关于我们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是理工类综合学院,成立于2006年8月,其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应用化学系和1995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系,现设有化学系、环境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以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  点击查看更多>>

快速通道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