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面获奖情况
1. 2024年11月,石墨烯键合超疏水金属催化剂微尺度设计与调控,获中国核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2. 2022年3月,表界面调控及其在电化学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3. 2019年3月,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合成及计算模拟,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4. 2015年8月,功能无机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及计算模拟,获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5. 2011年12月,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与理论及其计算机模拟研究,获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6. 2011年1月, 矿渣微晶玻璃制备理论及其设计与模拟研究,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六)
7. 2009年10月,纳米改性异型金属表面涂层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五)
8. 2004年5月,无毒可降解天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工业化生产,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9. 2012年7月,获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10. 2009年3月,获“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证书”。
11. 2017年7月,被评为深圳大学优秀学者。
教学方面获奖情况
12. 2022年5月,获评“深圳大学优秀硕士生导师”称号。
13. 2021年1月,获评“深圳大学优秀硕士生导师”称号。
14. 2015年3月,获评“深圳大学优秀硕士生导师”称号。
15. 2015年6月,获评“腾讯优秀教师”。
16. 2015年12月,获得深圳大学校长教学奖提名奖
17. 2020年3月, 以国家虚拟仿真“金课”为引领,构建虚实结合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新范式,获得2019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18. 2021年6月,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多维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2021年深圳大学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排名第三)
19. 2021年6月, 入心入脑,知行合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素质教育整体解决深大方案创新与实践,获得2021年深圳大学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排名第二)
20. 2022年7月,“以虚拓实,产教融合:构建深大化学与环境工程卓越人才实践育人新范式”,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排名第二)
21. 2022年6月,获腾讯“优秀教学管理团队”奖。(团队负责人)
22. 2024年7月,获评“深圳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电催化与储能材料导师团队)
学生培养情况
(1)李溪 (2009届毕业生)
“好日子”奖学金;南粤优秀研究生;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2)江英凯 (2010届毕业生)
“好日子”奖学金;南粤优秀研究生;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大学生“挑战杯”省级三等奖
(3)张利 (2011届毕业生)
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4)胡盛名(2012届毕业生)
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广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奖
(5)石钏 (2013届毕业生)
国家奖学金;“好日子”奖学金;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6)刘 涛 (2015届毕业生)
国家奖学金;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7)张卫 (2016届毕业生)
国家奖学金;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8)廖碧燕 (2017届毕业生)
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9)林森 (2018届毕业生)
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10)黄谋杰 (2019届毕业生)
国家奖学金;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11)陈焕辉 (2019届毕业生)
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12)官懿 (2020届毕业生)
国家奖学金;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国家CSC公派留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
(13)柯冠霞(2021届毕业生)
国家奖学金;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14)李嘉成(2022届毕业生)
国家奖学金; 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15)吴晓超(2022届毕业生)
国家奖学金;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16)李继潇(2023届毕业生)
国家奖学金;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17)周廷仪(2024届毕业生)
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18)张鹏涛(2025届毕业生)
国家奖学金;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名单
2019届 黄谋杰(武汉大学);
2019届 陈焕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2020届 官懿(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
2020届 李南(湖南师范大学)
2021届 孙印晴(电子科技大学);
2021届 安博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3届 李继潇(电子科技大学)
2025届 钱音男(深圳大学,2024年硕博联读)
2025届 张鹏涛(南京大学)
2023级 杨子杰(深圳大学,2025年硕博连读)
课题组其他成员
已毕业学生名单
李溪(2009届);江英凯(2010届);张利(2011届);胡盛名(2012届),刘艳(2012届),索娅(2012届);石钏(2013届),孙赵勇(2013届),章勇(2013届);邓敏(2014届),易先文(2014届),唐革(2014届);刘涛(2015届),尹小龙(2015届);张卫(2016届),吴茂生(2016届),胡文良(2016届);廖碧燕(2017届),蔡惠华(2017届);林森(2018届),黄雄(2018届);黄谋杰(2019届),陈焕辉(2019届),王理平(2019届),罗山(2019届);官懿(2020届),贺娇(2020届),李南(2020届);孙印晴(2021届),安博涵(2021届),柯冠霞(2021届),黄雅萍(2021届);李嘉成(2022届),吴晓超(2022届),伍雷(2022届);李继潇(2023届),李先亮(2023届),龚洋洋(2023届),彭书琴(2023届);周廷仪(2024届),尹若男(2024届),蔡明辉(2024届),张庆峰(2024届);张鹏涛(2025届),何昌杰(2025届),郭逸润(2025届),罗永睿(2025届),王珊珊(2025届)
在读博士学生名单
钱音男(2024级);杨子杰(2025级)
在读硕士学生名单
杨子杰(2023级),陈家娜(2023级),张兆昊(2023级),王泽熙(2023级),欧晓倩(2024级),廖思汉(2024级),廖秦仪(2024级),徐培儒(2024级)
博士后及专职研究员
李婉清(2019年入站,2021年出站,现为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
罗兆艳(2020年入站,2022年出站,现为深圳大学教师)
赵月(2021年入站,2023年出站,现为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
任志恒(2021年入站,2023年出站,现为比亚迪公司工程师)
范爽(2020年入职,副研究员,2023年离职,现为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教师)
黄谋杰(2025年入站)